夏枳书院 > 历史军事 > 奋斗在盛唐 > 第1022章:二诗赞美人

第1022章:二诗赞美人(1 / 2)

那丫鬟道:“你说!”

崔耕硬着头皮,道:“咬开银杏,白衣里一个大人。”

其实,这劈破石榴,红门外许多酸子,正经应该对的,就是“咬开银杏,白衣里一个大人。”

刚才崔耕说得,“砍开西瓜,黄瓤里很多黑子。”,那是他编得。之所以这样干,就是因为这个正儿八经的下联,也有些不合适。

崔耕今天穿了一身文生公子衫,赶巧了,颜色是白的,这不就把自己比做“大人”了吗?

这年头,“大人”可有“老爹”的意思,这不是明摆着要占人家的便宜吗?

但是,事到如今,不说也得说了。说了,还有登船的希望;不说,希望全无。

果不其然,那丫鬟闻听此言,直气了个柳眉倒竖,杏眼圆睁,怒道:“白衣里一位大人,白衣里一位大人!好,我这就把这话告诉我家小娘子,让她看看,准许不准许你登船。”

几个小丫鬟快步进门,其他人都幸灾乐祸地看向崔耕。

又稍过了一会儿,脚步声声,环佩叮当,在八名丫鬟的簇拥下,有一十四五岁的绝色少女,走了出来。

崔耕总觉得此女在哪里见过似的,仔细一想才发现,不是

见过,而是此人眉目间和金小姬有颇多的相似之处,只是比她青涩得多罢了。

臧希烈低声介绍道:“这就是金小蕊小娘子了。”

“见过金小娘子!”崔耕躬身行礼。

“免了。”金小蕊琼鼻微纵,不悦地看向崔耕道:“是你恃才傲物,要羞辱我们金家么?”

崔耕咽了口吐沫,道:“不是,小娘子您听我说,这里面有颇多的误会之处,其实……”

金小蕊冷哼了一声,打断道:“误会?我可不那么认为!这样吧,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:圣人云,言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这规矩改来改去不好,今日挑选散客,还是比背诗。”

哈,你还知道,言而无信,不知其可啊!那我对上对联来了,怎么不直接让我登船?

崔耕不由得暗暗腹诽。

当然了,形势比人强,人家金家现在掌握着主动权呢。他也只得道:“让谁登船,不让谁登船,当然是金小娘子说了算。呃……既然是比念诗,不如在下先来。”

“不,本……那个,我最讲先来后到了,从队伍前面一直往后来,一个一个地念。”

崔耕苦笑道:“那就是在下最后念呗?”

“当然。”

事到如今,崔耕百分百肯定,这是金小蕊看自己不顺眼,要坑自己。

道理很简单,念诗这种事儿,很容易就重复了。自己准备的再好,人家前面念了,自己就得重新换一个。

现在有将近一百人在排队,轮到自己的时候,可能自己会的那点儿诗,肯定已经被念了一遍了。

就算有几首漏网之鱼,也谈不上什么佳作。

他没猜错,稍顷,《长恨歌》《青玉案》被吟诵出来,紧接着连《秦时明月》《二十四桥明月夜》《将进酒》,都有人念了。

中间夹杂着一些《春江花月夜》等其他人的诗作,总而言之,基本上长安最近流行的诗歌,已经被一网打尽。

轮到崔耕的时候,他也只得硬着头皮道:“临离开长安时,在下听说了崔相的一首新作,叫……叫《蜀道难》:子噫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!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……”

崔耕正念得起劲,人家金小蕊却不耐烦地打断道:“蜀道有什么好讴歌的,没意思。依我看来,你这首歌,跟其他人的比起来差得远呢。”

“别!别!崔相还有一

首,您再听听这个: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~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”

“写景的,没意思。”

“我这还有……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……”

“青梅竹马?我没有青梅竹马之人,还是没意思。”

……

就这样,崔耕连换七八首,金小蕊都刻意贬低。

擦!

这些都是千户名篇有没有?

你说这些不好,亏心不亏心啊?

崔耕简直欲哭无泪。

然而,人家这位金小娘子摆明了找茬,他能怎么办?

最后,崔耕也只得将仅剩无几的节操全部抛掉,道:“呃……金小娘子,崔相听说,在石桥镇有一绝色佳人,小小年纪,就出落得倾国倾城,秀外慧中。可惜公务繁忙,不能一见。心有所感,写出了诗歌两首。这两首诗可是在下花大价钱得到的,您再说不好,那……那小的……只有将此事告知崔相了。”

“拉倒吧,崔相能

最新小说: 五胡明月 回府后,世子妃马甲快藏不住了!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换亲后,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宠翻了 封地躺平就涨兵,女帝求我别造反 西川欲晓1909 穿越林冲妻弟之剑上梁山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极品太子:我爬出棺材,征服天下 法兰西1794